認識高血糖~向高血糖說拜拜
最近在電視媒體或公共媒體的廣告中,常出現向三高說拜拜的畫面,「三高是指高血糖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」。相同的糖尿病患者,您是否也有如此的想法呢?每當在門診衛教室看到回診的個案中,經常有飯前或飯後血糖高於三、四百以上的彼彼皆是,個案常會問衛教師血糖到底多少才算高呢?此時我會反問,您知道飯前血糖與飯後血糖的控制標準是多少嗎?通常個案回答正確的比率很低,大多是不正確回答的,普遍都是經過衛教人員的教導,與多次的回診回覆示教,慢慢的建立正確觀念,繼而更了解長期血糖控制不良,對於併發症的影響程度。
高血糖定義是指我們的體內缺乏足夠胰島素,導致攝取的碳水化合物無法被利用,而造成血糖過高。若胰島素分泌不足,造成身體的脂肪被消耗利用,形成酮體,可能造成所謂(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;DKA)。若血糖很高,沒有酮體產生則稱為(高滲透壓高血糖症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yndrome;HHS)。
糖尿病酮酸中毒(Diabetic ketoacidosis;DKA)
指體內缺乏胰島素,導致攝取的碳水化合物(醣類)不能有效的被利用,因此體內脂肪會被消耗,酮體生成增加而造成,較易發生在第1型糖尿病人身上,但也會發生在第2型糖尿病的病人。
一、臨床症狀:
(1)中樞神經:口喝、倦怠無力、視力障礙、嗜睡、體溫低下、反射降低、意識改變、昏迷。
(2)腸胃症狀: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。
(3)呼吸道症狀:呼吸困難、快且深的呼吸(即Kussmaul呼吸),呼吸有水果味道。
(4)皮膚溫暖而乾燥、皮膚沒彈性。
(5)嚴重時脫水導致休克。
二、發生原因:
(1)嚴重疾病的進展過程及感染(如肺炎、尿道感染)引起的高血糖,感染是最常見的觸發因子。
(2)胰島素注射量不足,或未施打胰島素引起的高血糖。
(3)影響醣類代謝的藥物(如類固醇、thiazide類利尿劑)。
(4)飲食沒有節制攝取過多,所引起的高血糖。
(5)開刀或其他重大的壓力所導致。
三、實驗室檢查:
(1)高血糖:一般血糖高於250 mg/dl。
(2)血液中、尿液中有酮體產生。
(3)血液氣體分析,酸鹼值pH:< 7.3,血中碳酸根離子濃度 HCO3-:< 15 mEq/L。
四、處理方法:
(1)中、重度需儘快送醫,尋找致病原因,立即處理,避免酮酸性昏迷。
(2)神智清醒者、攝取大量的水份。
(3)預防併發症發生。
高滲透壓高血糖症(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yndrome;HHS)
病程進展較為緩慢(平均12天),當血糖濃度嚴重升高時,導致高滲透壓狀態,此時逐漸由體內排出大量尿液,造成脫水的情形,甚至休克、昏迷。與酮酸中毒不同之處,是在於胰島素缺乏較不嚴重,不會使脂質代謝增加,較不會有酮體造成的酸中毒。
一、臨床症狀:
(1)嚴重的高血糖:多數高於600 mg/dl以上。
(2)脫水的徵象:皮膚黏膜乾燥、眼球下陷、嘴唇乾燥、脈搏變快。
(3)體溫可能升高、嚴重時意識程度會改變。
(4)有時合併酮體血症。
二、發生原因:
(1)感染(如肺炎)、嚴重疾病(如心肌梗塞)所導致。
(2)第2型糖尿病初次發病。
(3)手術。
(4)其他疾病:如腸胃道出血、尿毒症、動脈栓塞、胰臟炎、腦中風、栓塞、燒傷……等。
(5)影響醣類代謝的藥物,(如類固醇、tiazide利尿劑、phenytoin、降壓劑beta-blockers類藥物)。
(6)高張性灌食,如TPN的治療。
三、處理方法:(高滲透壓高血糖症須住院治療,治療的目標與糖尿病酮酸中毒類似)
(1)儘快送醫處理,補充水份及電解質,治療併發症及伴隨之狀況。
(2)密切監測血糖進展並記錄。
以上治療糖尿病高血糖急症(糖尿病酮酸中毒和高滲透壓高血糖症)重點在矯正脫水、高血糖和電解質異常的治療。
四、如何預防高血糖:
(1)按時服藥或注射適量的胰島素劑量。
(2)配合遵守飲食計畫。
(3)每天注意血糖控制與變化。
(4)按時回院複診,配合糖尿病衛教團隊的教導,建立對疾病應有的認知隨時提高警覺。
(5)如有發燒、生命徵象改變或血糖太高時,及早回診或諮詢糖尿病衛教師。
適逢每年的11月14日為「世界糖尿病日」,各縣市政府糖尿病共同照護網,結合各醫院舉辦相關糖尿病病友健康促進活動,活動內容多具生動活潑,以學習控糖技巧與新知為設計,而本市「嘉義市政府衛生局」也預定於11月9日於市政府八樓舉辦控糖活動,目的是聚集本市的糖尿病病友共同參與活動,當天的活動以運動與捏陶為主題,除了對血糖控制的認知技巧,與達到身、心、靈的放鬆,繼而減少長期高血糖控制不良,引發併發症的產生。本院糖尿病衛教師,也帶領多位病友共同參與此活動,讓您面對疾病的路程不孤單,有我們一起陪伴著您走出疾病的陰霾。